网站首页 >> 经典成语 >> 正文
简介: 取长补短成语意思吸取别人的长处;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。用法分析取长补短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成语来源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褒贬解析褒义成语成语结构连动

取长补短

取长补短

成语意思

吸取别人的长处;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。

用法分析

取长补短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
成语来源

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

褒贬解析

褒义成语

成语结构

连动式成语

使用程度

常用成语

成语年代

古代成语

成语字数

四字成语

成语拼音

qǔ cháng bǔ duǎn

英语翻译

mutually to make up their deficiencies

成语声母

QCBD

成语分辨

取长补短和“扬长避短”;都含有“取长处;避短处”的意思。但取长补短偏重在“补”;指用长处弥补短处;强调“吸取别人的长处”的意思;“扬长避短”偏重在“避”;指避免短处;对“长处”还有“发扬”的意思。

取长补短的近义词

扬长避短

取长补短的反义词

故步自封

成语故事

战国时期,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,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,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,还要他截长补短,发挥地区优势,以仁政来治理天下,滕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国。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,只是微笑应付

近似成语

短中取长:指于一般中选择比较好的。

短小精干: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。也形容文章、言论等简短有力

短吃少穿:指衣食困乏

短兵相接:兵:武器。短兵:指刀、剑等一类短小武器。用刀、剑等一类短小武器近距离地面对面搏斗…

短兵接战:短兵:刀剑等短兵器;接:交战。指近距离搏斗。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。

成语造句

1、真心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同学,让诚信遍布学校的每个角落,同学之间互相学习,取长补短,拒绝考试作弊等不良习气,让诚信扎根我们的心灵,铭记国旗下的誓言:努力学习,报效祖国。

2、在困难中,赤诚相见,以沫相濡在事业上互相切磋,取长补短。

3、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,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,要学会取长补短。

4、同学们要加强团结,互相帮助,取长补短,共同进步。

5、古有一句话:看人时反思自己。愈是看别人缺点的时候,愈应反思自己、看自己,以取长补短,使自己不犯与别人同样滑稽的错误。

6、争分夺秒孜孜不倦笨鸟先飞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取长补短。

7、中西交流取长补短显妙手,新旧互学救死扶伤展医术。

8、青年教师和老年教师各有所长,应该互相学习,取长补短。

9、你们俩优点不同,所以应该互相学习,取长补短。

10、人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,只有不断取长补短,改正缺点,才能越来越完美。

成语接龙

取长补短 → 短小精悍悍然不顾顾小失大大人先生生死关头头面人物

物换星移 → 移花接木木落归本本小利微 → 微机四伏 → 伏首贴耳 → 耳不旁听

百科解释

取长补短成语出处

战国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

后由此演变成成语取长补短

取长补短成语故事

滕文公,战国时滕国的贤君,滕定公之子,本谥名为滕元公。他与孟子是同时代人。

滕文公为世子的时候,有一次出使楚国。他路经宋国,会见了孟子。孟子同他讲了善良是人的本性的道理。

滕文公从楚国回来的时候,又在宋国拜访了孟子。孟子说:“您怀疑我的话吗?天下的真理只有这么一个。成覵是个勇士,他曾对齐景公说:‘他是个男子汉,我也是个男子汉,我为什么要怕他呢?’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曾经说过:‘舜是什么样的人,我也是什么样的人,有作为的人都可以像他那样。’公明仪曾说:‘文王是我的老师,周公也是应该信赖的。’现在有滕国,假若把土地截长补短,每边之长也将近五十里,只要实行仁政,仍然可以把它治理成为一个很好的国家。”孟子说这些话是在鼓励滕文公要有实施仁政的勇气。

孟子认为:古往今来,不论是圣贤还是普通人,本性都是善良的;圣贤能做到的,普通人经过努力也能做得到;滕国虽然国小,但土地折算起来也有方圆五十里,只要实施仁政,照样可以治理成一个好的国家。滕文公做国君后,根据孟子的意见,在国内推行仁政,实行礼制,兴办学校,改革赋税制度。不久,滕文公名声大震,远近都称文公为“贤君”,自愿来滕定居者络绎不绝。数年后,滕国人丁兴旺,国富、民强、君贤,善国之名远扬。

取长补短成语寓意

一个人的价值主要还是体现在他长处的发挥上。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,同时避免短板的负面作用是必须要做的。对于一个人的不足、缺点、短处,不能视而不见,要勇敢地去面对它、解决它。无论个人的短板在何处,以辩证的眼光去对待问题,以积极的态度去处理问题总是没错的。

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,但是闪光点是不同的,也许你擅长的,别人不及你,但是同样的,别人的优点也是自己所欠缺的。只有互相学习,才能取长补短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,要学会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,同时也要善于看到自己的短处,这样的人才会有所进步,有所成长。假如自己每天都能从别人的身上获取有益的东西,聚沙成塔,之后的进步一定是显而易见的。

取长补短成语运用

成文用法该成语结构为连动式,在句中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;现多指人向好的方向发展。

运用示例现代·廖沫沙《“长短相较”说》:“这个专栏名之曰《长短录》,就有‘长短相较’的意思。同时,也还有取人之长,补己之短的意思。取长补短,那就不但是作者自己,而且要请读者群众来帮助作者,以大家之长,来补作者之所短。”

现代·曹禺·《王昭君》:“我看最体面的事莫过于把汉家好的东西送过去,把匈奴好的东西传回来;取长补短,使两家百姓欢乐富足,这就是我们的体面。”

现代·浩然《花朵集》:“这边,主任说:‘芒种是后山果树专家,从打八岁就给地主看树园子,真正是‘科班’出身;就是少念几本书,你们俩正好取长补短。”

取长补短成语辨析

取长补短—截长补短—扬长避短“截长补短”的意思是从长的地方截取一部分接补在短的地方;指以多余来补不足,用长处来补短处。“扬长避短”的意思是发挥或发扬优点或有利条件,克服或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。“取长补短”与“截长补短”都有吸取长处弥补不足的意思,但有区别:首先是用法不同。“取长补短”使用频率较高,“截长补短”使用频率较低;“取长补短”是直陈性的,“截长补短”是比喻性的。其次是语体色彩不同。“取长补短”在口语、书面语里都常用,“截长补短”多用在书面语里。

取长补短”和“扬长避短”都含有“取长处,避短处”的意思。但“取长补短”偏重在“补”,指用长处弥补短处,强调“吸取别人的长处”的意思;“扬长避短”偏重在“避”,指避免短处,对“长处”还有“发扬”的意思。

成语标签: 取的成语   长的成语   补的成语   短的成语  

温馨提示:本文是作者 大脸猫 的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!

上一个成语:

下一个成语:

成语搜索
数字的成语
颜色的成语
生肖的成语
动物的成语
心情的成语
气候的成语
成语标签
    热门文章 | 最新文章 | 随机文章
© 2022   辽ICP备19001012号

辽公网安备 21021702000577号

切换白天模式 切换夜间模式 白天返回顶部 夜间返回顶部